并非不含真的糖糖食品
前不久糖网红饮料品牌元气森林发布一则《一个迟来的食品升级》公告,称一款产品标识中“没有说清楚‘0蔗糖’与‘0糖’的并非不含区别,容易引发误解”糖表示将把标签改为“低糖低脂肪”,食品并在新配方中不再使用结晶果糖。并非不含 那么糖“0蔗糖”“0糖”之间究竟有何区别?“0添加”食物又是食品否健康呢? 实际上,“0蔗糖”并不等于“0糖”。并非不含元气森林乳茶虽不含蔗糖糖却添加结晶果糖,食品而且配料中有全脂奶粉和脱脂奶粉,并非不含奶粉中天然含有乳糖糖因此产品不可能达到“0糖”标准。食品其文字游戏的并非不含营销方式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糖分为单糖、双糖、多糖,其中葡萄糖、果糖属于单糖,蔗糖、乳糖属于双糖。“0蔗糖”是指在加工过程中未添加蔗糖作为甜味剂,但是这并不代表这类食品不含葡萄糖、麦芽糖、淀粉等其他糖类物质。“0糖”一般是指不含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0蔗糖”虽不添加蔗糖,却可能添加葡萄糖浆、麦芽糊精等,这些物质在水解后同样会产生葡萄糖,热量一点儿也不少。“0糖”饮料喝起来还是有甜味的原因,是企业为还原饮料口感,多用甜菊糖苷、安赛蜜、果葡糖浆、结晶果糖、赤藓糖醇等甜味剂或者代糖替代蔗糖、白砂糖等,甜味剂的混合搭配可高度还原蔗糖甜味口感。 那么,“0糖”饮料能“放心喝、不长胖”吗?如果单纯和含糖饮料相比,“0糖”饮料确实为有减糖需求的群体提供了“减糖不减甜”的多样化选择。但如果指望甜味剂或代糖有助于减肥,则不现实。因为减肥的关键是控制总能量,只有能量摄入小于能量支出,体重才会减轻。不少研究发现,代糖虽然没有能量,但会增进食欲,可能不知不觉让人吃得更多。 当我们走进超市,打着“零添加”旗号的食品让人眼花缭乱,最简单的分辨方法就是看食品标签的营养成分表。 根据GB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糖含量“≤0.5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可称为“无或不含糖”“零(0)糖”。 实际上,所谓的“无糖食品”,一般指不含蔗糖或用其他甜味剂代替葡萄糖的食品,这些甜味剂有些是低热卡糖或不产热卡糖,但无糖饼干、无糖面包、咸面包、咸饼干的主料是粮食,与米饭、馒头一样,吃下去也会在体内转化成葡萄糖导致血糖升高,只是可能比同类含糖食品升高血糖的幅度小一些。因此,糖尿病患者和控糖人群应尽量少食用这类食品。 从科学角度讲,绝对的无糖食品是不存在的。标榜“零添加”“无添加”,其商业噱头远大于实际意义。 现代食品加工很难完全不用食品添加剂,就算宣称不含色素,也不等于不含香精、乳化剂、增稠剂等其他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食品调味、保质的需要,在符合国家标准、合理使用的情况下,对身体没有危害。但如果滥用(包括使用未经允许的品种和超范围或超量使用),则可能产生危害。 除“零添加”之外,也需理智看待“零脂肪”“0糖”“零反式脂肪酸”食品等。“零脂肪”食物可能含糖量比较高;“0糖”食物虽不含蔗糖和淀粉糖,但可能含有其他人工甜味剂,长期过量食用同样可能影响代谢,导致肥胖、脂肪肝等。按照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相关规定,每100克产品中含反式脂肪酸含量小于等于0.3克,即可标注为“0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减少了,可能影响口感,为改善口感,可能要增加饱和脂肪酸含量,同样不健康。 所以,不要被食品包装上醒目的“零添加”字样迷惑,应仔细查看营养成分表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等的含量。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医药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糖,食品,脂肪酸“0蔗糖”不等于“0糖”
对于消费者来说,在“0蔗糖”“0糖”等概念上也存在一定的认知短板。
正确认识“无糖”食品
理性看待“零添加”食品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航海王热血航线探险大秘宝攻略解析 活动玩法技巧与隐藏奖励全收集指南
- 2月3日意大利坎帕尼亚疫情最新消息
- 保障节日期间食品消费安全
- 2月3日意大利威尼托疫情最新消息
- 桃源深处有人家烟火配方全收录:绝美烟花制作指南与详细图解一览
- 福建龙岩针对热点问题食品开展市场监管工作
- 提供虚假样品骗取注册证 福建乐尔康药业收到“禁令”
- 贵州福泉第一医院使用劣质“夏枯草”被罚10万元
- 聚焦茶叶过度包装|山东泰安:选茶用茶重品质 过度包装之风不可长
- 广州科技园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工作站成立
- 广州科技园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工作站成立
- 海南保亭 积极营造公平市场环境和放心消费环境
- 最强蜗牛神域物资仓库事件触发条件解析与玩法技巧制胜秘籍全攻略
- 江西市场监管系统塑料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
- 福建莆田: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价格违法行为
- 我为群众办实事|福建厦门:致力做好燃气器具监管工作
- 打击网络谣言 共建清朗家园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5年4月辟谣榜
- 吉林长春:大力推进放心消费创建工作
- 福建莆田: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价格违法行为
- 查市场访景区检食品 辽宁阜新确保“双节”消费安全
- 搜索
-
- 友情链接
-